4月27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《产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。
我们的分析与判断
(一)发展目标明确,后续政策创主题投资机会
《规划》已于4月初印发,其中提出我国机器人产业在“十三五”时期要实现“两突破”“三提升”,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产品的重大突破,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大幅提升,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。
《规划》指出,到2020年,我国年产量达到10万台,其中六轴及以上机器人达到5万台以上;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,在助老助残、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;要培育3家以上的企业,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;工业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(MTBF)达到8万小时;智能机器人实现创新应用。机器人用关键零部件在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中实现批量应用,市场占有率达到50%以上。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,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。
我们认为,《规划》全文明确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目标,为“十三五”期间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同时,《规划》体现了着重遏制产业低端化发展的倾向,提出了包括引导政策资金和资源要素向优势地区和企业集中、发展机器人品牌、支持培育机器人企业等相应措施;此外,《规划》还体现了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并重发展的政策导向。
智能制造板块可分为工业机器人、系统集成/行业应用和服务机器人三个子板块。目前A股中智能制造板块包含50多只个股,前期市场预期较高,业绩增长能够符合市场预期的标的较少,更多体现出主题投资的特点。根据发布会上的信息,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委,按照《规划》确定的方针目标,制定完善各项政策措施,我们认为,相关政策措施的发布将为智能制造板块带来主题性投资机会。
(二)工业机器人:看好核心零部件制造商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2996台(含外资品牌),同比增长21.7%;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显示,2015年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产销量为22257台,同比增长31.3%。行业增速虽有所放缓,但仍保持较快增长。根据《中国制造2025》技术路线图,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,保有量达到80万台,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50%,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50%。
我们预计2016-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将保持20%的增速,到2018年销量将超过11万台,因行业竞争等原因我们假设2018年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平均价格为23万/台,到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50亿元。
声明:本文章来源于银河证券,如若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。
发布日期:2021-03-15 17:16
发布日期:2021-03-15 18:05
发布日期:2021-03-15 18:05
发布日期:2019-05-09 14:23
发布日期:2019-05-07 10:33
发布日期:2019-05-06 14:08
发布日期:2018-10-05 09:29